【鸡黍之交是指谁和谁】“鸡黍之交”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个典故,常用来形容朋友之间重情重义、信守承诺的深厚友谊。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范式传》,讲述了两位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一、
“鸡黍之交”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范式与张劭之间的友情。两人因一次约定而结下深厚友谊,后来虽因故未能相见,但始终坚守诺言,最终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鸡黍”原本是两种食物——鸡肉和黄米饭,象征着朴素的生活和真诚的情谊。因此,“鸡黍之交”也常被用来比喻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的交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鸡黍之交 |
出处 | 《后汉书·范式传》 |
主角人物 | 范式、张劭 |
故事背景 | 东汉时期,范式与张劭为好友,曾约定来年相聚 |
故事内容 | 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见面,张劭因故未能赴约,范式仍如期前往,最终二人重逢 |
典故寓意 | 表达朋友之间诚信、重情重义的深厚友情 |
现代引申义 | 比喻朋友间信守承诺、真诚相待的关系 |
文化影响 | 成为中华文化中“友谊”的典范之一,常用于文学、教育等领域 |
三、小结
“鸡黍之交”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范式与张劭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其精神内核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