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履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履”字虽然不常见于成语之中,但确实存在一些包含“履”字的成语。这些成语大多与行走、经历、行为等有关,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以下是对“带履的成语”的整理与总结。
一、总结
“履”在古汉语中常表示“鞋子”或“踩踏”,引申为“经历、实践”。因此,含有“履”字的成语多与行走、行为、经历相关。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以下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带履”的成语,已通过查证和归纳整理: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踩履 | 比喻亲身经历或亲自实践 | 多用于描述深入体验某事 |
履险如夷 | 行走危险之地如同平坦之路,形容勇敢无畏 | 出自《后汉书》 |
履霜坚冰 | 由小见大,预示未来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 | 出自《周易》 |
道履 | 指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 多用于文学或哲学语境 |
穿履 | 指穿鞋走路,比喻行动或参与 | 常用于描述参与某事 |
二、详细说明
1. 履险如夷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意思是走在危险的地方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形容一个人面对困难时非常沉着冷静,毫不畏惧。常用于赞扬人的勇气和胆识。
2. 履霜坚冰
出自《周易·坤卦》:“履霜坚冰,阴始凝也。”意思是脚踩到霜,就预示着寒冷的冰将要到来。用来比喻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未来的趋势,提醒人们要有预见性。
3. 道履
“道履”是较为文言的表达,指道德的行为准则和实践方式。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强调个人修养与行为规范。
4. 踩履
这是一个比较口语化的表达,意为亲身经历或实际参与某事,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5. 穿履
指穿鞋走路,引申为行动或参与。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表示“进入某种状态或环境”。
三、结语
尽管“带履的成语”数量有限,但它们在汉语文化中仍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对生活、行为和道德的看法。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适当使用这些成语,可以增添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底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带有“履”字的词语或成语,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