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内容】《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著名学者李毓秀所著,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这部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言行谨慎、待人有礼等传统道德规范,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读物。
以下是对《弟子规》全文内容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便于理解与记忆。
一、《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篇共360句,1080字,分为七个部分: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每一部分都围绕着“做人”的基本准则展开,语言简洁明了,易于诵读和记忆。
- 总叙:概述全书主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入则孝:教导子女如何孝顺父母。
- 出则弟:讲述兄弟之间应和睦相处。
- 谨:强调日常行为的严谨与规范。
- 信:提倡诚实守信。
- 泛爱众:倡导博爱与助人为乐。
- 亲仁:鼓励亲近有德之人。
- 余力学文:在具备良好品德之后,再学习文化知识。
二、《弟子规》全文内容表格一览
章节 | 内容概要 | 核心思想 |
总叙 | 开篇说明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 | 弟子规是修身立德的基础 |
入则孝 | 孝顺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与情绪 | 孝为百善之首 |
出则弟 | 对待兄长要有礼貌,兄弟之间要友爱 | 弟为悌,敬兄长 |
谨 |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如衣着、饮食、起居 | 行事要谨慎,举止得体 |
信 | 做人要诚实守信,言而有信 | 信为立身之本 |
泛爱众 | 平等对待他人,关爱众生 | 仁者爱人,广施善意 |
亲仁 | 多与有德之人交往,提升自身修养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余力学文 | 在具备良好品德之后,再学习文化知识 | 德才兼备,方能成器 |
三、结语
《弟子规》虽成书于古代,但其核心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也是一部指导成人修身齐家的道德指南。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对“人”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品格与行为习惯。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弟子规》中所倡导的孝道、诚信、礼仪等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传承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