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有哪些矮行星的简介】在太阳系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八大行星之外,还存在一种特殊的天体——矮行星。它们与行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定义,矮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行、具有足够质量使其自身重力克服刚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似球形),但未能清空其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以下是目前被正式认定的矮行星及其简介。
一、
矮行星是太阳系中一类介于行星和小天体之间的天体。它们虽然具备一定的质量和自转形成的球形结构,但由于未能“清空”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因此不被视为真正的行星。目前已确认的矮行星主要包括:谷神星、冥王星、阋神星、鸟神星和妊神星。此外,还有多个候选矮行星正在研究中。
这些天体大多位于太阳系的外围区域,如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它们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二、矮行星简介表格
序号 | 名称 | 发现年份 | 所属区域 | 直径(km) | 特点说明 |
1 | 谷神星 | 1801 | 小行星带 | 约940 | 最大的小行星,也是唯一一颗位于内太阳系的矮行星 |
2 | 冥王星 | 1930 | 柯伊伯带 | 约2376 | 曾被认为是第九大行星,后被重新分类为矮行星 |
3 | 阋神星 | 2005 | 柯伊伯带 | 约2326 | 体积略大于冥王星,曾被称为“第十大行星” |
4 | 鸟神星 | 2005 | 柯伊伯带 | 约1450 | 形状较不规则,表面可能覆盖冰层 |
5 | 妊神星 | 2004 | 柯伊伯带 | 约1960 | 自转速度极快,表面富含岩石物质 |
三、补充说明
除了上述五颗被正式认定的矮行星外,还有一些天体也被认为可能是矮行星,例如:
- 赛德娜(Sedna):位于太阳系边缘,轨道极为椭圆。
- 夸欧尔(Quaoar):位于柯伊伯带,直径约1100公里。
- Makemake:与鸟神星类似,也位于柯伊伯带。
这些天体的研究仍在进行中,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矮行星被正式命名和分类。
通过了解这些矮行星,我们不仅能够扩展对太阳系的认知,还能更加深入地探索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