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太后简介】崇庆太后,原名钮祜禄氏,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生母,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卒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她出身满洲镶黄旗,其父为四品典仪官凌柱。在雍正帝即位后,钮祜禄氏被封为熹贵妃,后因生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而地位日益尊崇。乾隆登基后,尊其母为“崇庆皇太后”,成为清朝历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皇太后。
崇庆太后一生经历丰富,不仅在宫廷中享有极高威望,也对清朝的政治、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她以贤德著称,深得乾隆帝的敬重与孝顺,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母仪天下”的典范人物。
崇庆太后简要资料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钮祜禄氏 |
生卒年 | 1713年-1777年 |
出生地 | 满洲镶黄旗 |
父亲 | 凌柱(四品典仪官) |
丈夫 | 雍正帝(胤禛) |
子嗣 | 弘历(乾隆帝) |
封号 | 熹贵妃 → 崇庆皇太后 |
在位时间 | 乾隆元年(1736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
特点 | 贤德、慈爱、受乾隆帝敬重 |
影响 | 对乾隆朝政治与宫廷文化有深远影响 |
崇庆太后的一生,是清代皇室女性命运的一个缩影,她的存在不仅体现了满洲贵族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清朝皇权与母权之间的微妙关系。她虽未直接参与朝政,但凭借自身的品德与智慧,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