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书籍极多。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藏书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书籍数量之多,甚至到了需要大量人力搬运、堆满房间的程度。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汗牛充栋 |
拼音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出处 | 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含义 | 形容书籍极多,多得要用牛拉车,堆满屋舍。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藏书或著作数量庞大。 |
近义词 | 藏书万卷、浩如烟海、卷帙浩繁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汗牛充栋”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文章中,用来形容陆文通的藏书丰富。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藏书太多,搬运时会累得牛汗流浃背,存放时则能堆满屋子,因此得名“汗牛充栋”。
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图书馆、书店、个人藏书等场合,强调书籍的数量之大。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图书馆 | 这座图书馆藏书汗牛充栋,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领域。 |
作家介绍 | 他一生著作等身,汗牛充栋,堪称一代文豪。 |
家庭藏书 | 他家的书房里汗牛充栋,全是古籍和珍本。 |
四、常见误用提示
虽然“汗牛充栋”常用于形容书籍多,但有时人们也会误用于其他物品的“多”,比如“货物汗牛充栋”等,这种用法并不符合成语的原意,应尽量避免。
五、总结
“汗牛充栋”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准确表达的是书籍数量之多。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藏书文化的推崇。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