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成语出处】“破釜沉舟”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决绝与勇气,也象征着一种背水一战、不留退路的决心。
一、成语释义
“破釜沉舟”字面意思是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在关键时刻,断绝后路,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
>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这段话描述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为了激励将士们奋勇作战,下令将船只凿沉,炊具打碎,只带三天的干粮,表示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
三、成语背景故事
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反秦势力纷纷崛起。项羽作为楚军将领,率军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面对强大的秦军,项羽采取了极端的战术:他命令士兵砸碎炊具,凿沉船只,只带三天的粮食,以此激励士兵们背水一战。最终,楚军大败秦军,奠定了项羽在诸侯中的威望。
四、成语用法与现代意义
- 用法:常用于形容人在面临重大挑战时,选择孤注一掷,不留退路。
- 现代意义: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敢于冒险、勇于拼搏,不畏艰难。
五、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破釜沉舟 |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 原文出处 |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 成语释义 | 比喻断绝后路,背水一战,全力以赴。 |
| 背景故事 | 巨鹿之战中,项羽为激励士气,沉船破釜,率军决战。 |
| 成语用法 | 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决定孤注一掷,不留退路。 |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勇敢前行,不惧风险。 |
通过了解“破釜沉舟”的出处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激发自己的勇气与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