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哪一句】“扑朔迷离”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复杂、难以分辨清楚。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诗》。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其出处和含义,本文将通过与表格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她的英勇与孝顺。在诗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雄兔和雌兔的特征,后被引申为“扑朔迷离”,用来形容事情复杂难辨。
虽然“扑朔迷离”作为一个成语被广泛使用,但它的原始出处明确来自《木兰诗》中的这几句描写兔子的诗句。因此,当我们提到“扑朔迷离”时,实际上是在引用这首古诗中的内容。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扑朔迷离 |
| 出处 | 《木兰诗》 |
| 原文句子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 作者 | 不详(属南北朝时期乐府诗) |
| 含义 | 形容事物复杂难辨,真假难分 |
| 引申意义 | 常用于描述情况混乱、难以判断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口语或写作中,表达对复杂情况的描述 |
三、结语
“扑朔迷离”虽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成语,但其根源深厚,源自《木兰诗》这一古典文学作品。通过对原文的理解,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来源,也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准确理解并记忆这一成语的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