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义自现”是一个常被引用的成语,意思是指某个道理或含义不需要特意解释,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这句话在文学、教育、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很多人在使用它时,往往忽略了它的出处和前一句。
“其义自现”的上一句是“书读百遍”。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的一段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后来被简化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成为人们常说的一句学习格言。
这句古语强调了反复阅读的重要性。古人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书中所蕴含的深意。即使一开始对文章内容不太明白,只要多读几遍,随着理解的加深,其中的道理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在现代教育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语文、历史等需要大量阅读和理解的学科中,反复阅读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这一说法也并非绝对。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仅靠“读百遍”并不一定就能完全掌握知识。适当的讲解、讨论和实践同样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复阅读仍然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当我们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不妨先尝试多读几遍,或许在不知不觉中,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道理就会变得清晰明了。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