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则刚的上半句是什么】“无欲则刚”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过多的欲望,内心坚定、意志坚强。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意思是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刚强的人。”有人回答:“申枨是。”孔子说:“申枨有欲望,怎么能算刚强呢?”这说明在孔子看来,有欲望的人难以做到真正的刚强。
因此,“无欲则刚”的完整表达应为“无欲则刚,有欲则柔”,意指没有欲望的人才能真正坚强,而有欲望的人则容易软弱。
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无欲则刚 |
出处 | 《论语·子罕》 |
原文出处 | “吾未见刚者……枨也欲,焉得刚?” |
上半句 | 无欲则刚 |
下半句 | 有欲则柔 |
含义 | 没有欲望的人才真正坚强,有欲望的人则容易软弱 |
使用场景 | 用于鼓励人减少欲望,增强意志力和内在力量 |
通过了解“无欲则刚”的来源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它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正是“无欲则刚”的现实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