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生平】李攀龙(1514年-1570年),字子相,号沧溟,山东济南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谢榛、王世贞等并称为“后七子”之一。他是“后七子”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创作和理论主张上都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攀龙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早年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推崇汉魏六朝的诗风,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诗歌应有高远的意境和严谨的格律。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雄浑有力,语言凝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在仕途方面,李攀龙曾担任过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员外郎等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最终选择辞官归隐,专心于文学创作。他在晚年生活简朴,致力于诗文创作和文学批评,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和文章。
李攀龙生平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李攀龙 |
| 字 | 子相 |
| 号 | 沧溟 |
| 出生年份 | 1514年 |
| 去世年份 | 1570年 |
| 籍贯 | 山东济南 |
| 身份 | 文学家、诗人 |
| 所属流派 | 后七子 |
| 主张 |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
| 代表作品 | 《沧溟集》、《白雪楼诗集》 |
| 官职 | 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员外郎 |
| 性格特点 | 傲骨铮铮,不慕荣利 |
| 文学成就 | 强调诗歌的格律与意境,影响后世文学发展 |
李攀龙一生虽仕途不顺,但他以坚定的文学理想和执着的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才情,也反映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