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是什么动物】“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到了一个东西,还想要另一个。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原意是说东汉时期的岑彭在攻下陇地后,又想夺取蜀地,后来用来比喻人得寸进尺、不知满足。
虽然“得陇望蜀”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动物,但很多人会误以为它和某种动物有关。因此,为了澄清这一误解,下面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常见误解以及正确理解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得陇望蜀”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变而来的成语,源于东汉时期将领岑彭的军事行动。其本义是指在取得陇地之后,又觊觎蜀地,象征着人的贪婪与欲望不断膨胀。这个成语并非指任何动物,而是用来形容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方式。
有些人可能因为字面意思而误以为它和动物有关,比如认为“陇”或“蜀”是某种动物的名称,但实际上,“陇”指的是古代的地区名(今甘肃一带),“蜀”则是四川的古称。两者都是地理名词,而非动物。
因此,“得陇望蜀”不是指动物,而是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寸进尺的行为。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得陇望蜀 |
| 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 |
| 原意 | 东汉岑彭攻下陇地后,又想夺取蜀地,比喻贪心不足 |
| 字面解释 | “陇”为地名(今甘肃), “蜀”为地名(今四川) |
| 实际含义 | 比喻人得寸进尺、不知满足,贪心不足 |
| 是否指动物 | 否,不是指任何动物 |
| 常见误解 | 有人误以为“陇”或“蜀”是动物名称 |
| 正确理解 | 形容人的欲望无止境,不能知足 |
三、结语
“得陇望蜀”虽然是一个成语,但并不是指某种动物。它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知足常乐,不要因贪心而失去已有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所得,避免陷入“得陇望蜀”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