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馀是什么意思】“娉娉袅袅十三馀”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二首》之一,原诗为:
>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轻盈、举止柔美,如同初春时节刚抽出新芽的豆蔻花一样清新动人。
一、
“娉娉袅袅”是形容女子体态轻盈、姿态柔美的样子;“十三馀”指的是她年纪大约十三四岁,正值青春年少。“娉娉袅袅十三馀”整体意思是:一位姿态优美、年龄尚小的少女。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少女美貌与气质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惋惜,因为诗人是在离别时写下的,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用法/出处 |
| 娉娉袅袅 | 形容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 出自杜牧《赠别》 |
| 十三馀 | 年龄约十三四岁 | 表示少女正值青春年少 |
| 整体含义 | 描绘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 | 用于诗词中表达对女性的赞美与情感 |
| 情感色彩 | 温柔、细腻、略带伤感 | 表达对青春易逝的感叹 |
三、补充说明
“娉娉袅袅”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女子的体态之美,带有文雅、含蓄的意味。而“十三馀”则点明了人物的年龄,使整句诗更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杜牧通过这句诗,不仅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少女形象,也寄托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方式。
四、结语
“娉娉袅袅十三馀”是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达,既是对青春少女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它让我们在欣赏古诗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