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2025-11-13 07:49:41

问题描述:

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3 07:49:41

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沐猴而冠”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像人,但实际上没有人的举止和智慧,行为粗俗、不识大体。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懂礼仪、缺乏教养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沐猴而冠
拼音 mù qiáo ér guàn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字面意思 “沐猴”即猴子,“冠”是帽子,意思是猴子戴上帽子,看似像人,实则不是。
引申含义 形容人没有修养、不懂礼节,只在外表上模仿人,但内心仍如野兽般粗鄙。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他人行为不当、举止粗鲁、缺乏教养。
近义词 貌似人形、衣冠禽兽、狐假虎威
反义词 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谦谦君子

二、成语来源

“沐猴而冠”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在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入咸阳后,有人对他说:“楚人虽好,然其性情暴烈,不过沐猴而冠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楚人虽然穿上衣服,但本质上还是像猴子一样,没有真正的文明教养。后来,这个成语便被用来讽刺那些表面光鲜、内里粗俗的人。

三、使用示例

1. 他虽然穿西装打领带,但言行举止依旧粗俗,真是个沐猴而冠之人。

2. 她在会议上表现得非常傲慢,完全不像一个有教养的人,简直是沐猴而冠。

3. 不要以为穿得光鲜亮丽就代表有素质,有些人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

四、总结

“沐猴而冠”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强调的是外在与内在的不匹配。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明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修养与行为的得体。在生活中,我们应注重内在的提升,避免成为“沐猴而冠”的人。

结语:

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