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话巴山夜雨时原文及翻译】一、
“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夜雨中回忆往昔共处时光的深切情感。全诗语言含蓄,意境深远,是唐诗中抒情类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原文、翻译、诗句解析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情感内涵。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诗句 | 原文 | 翻译 |
| 第一句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 |
| 第二句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巴山的夜晚,秋雨连绵,池水上涨 |
| 第三句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
| 第四句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回头再谈起巴山夜雨的时刻 |
三、诗句解析
1. “君问归期未有期”
此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或亲人之间的分离状态。对方询问归期,而诗人却无法给出确切答案,流露出无奈与牵挂。
2. “巴山夜雨涨秋池”
描绘了巴山地区的秋夜雨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3. “何当共剪西窗烛”
表达了诗人对团聚的渴望,希望未来能与对方一起在温暖的烛光下倾诉心事。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设想将来重逢时,会再次提起如今巴山夜雨的情景,表达出深深的思念和回忆。
四、结语
《夜雨寄北》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抒情诗。通过“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句,诗人将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深情厚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笔触,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景抒情”的典型风格。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诗的背景、作者生平或相关赏析,可继续查阅相关文学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