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羞成怒的意思是什么】“恼羞成怒”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感到羞愧而变得愤怒,进而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批评、指责或尴尬情况时,因无法接受现实而情绪失控,转而对他人发泄不满。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恼羞成怒 |
| 拼音 | nǎo xiū chéng nù |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其人也,心不自安,故以言相诋,是为‘恼羞成怒’。”(注:此出处为后人引申用法) |
| 含义 | 因感到羞愧而愤怒,情绪失控,对他人发泄不满。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在受辱或被揭短后的反应,常带有贬义。 |
| 近义词 | 咬牙切齿、怒火中烧、气急败坏 |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冷静理智、宽容大度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子 |
| 被人当众指出错误 | 小王在会议上被领导批评,恼羞成怒,当场摔门而出。 |
| 面对嘲笑或讽刺 | 她被同学嘲笑成绩差,恼羞成怒,开始攻击别人。 |
| 因失败而情绪崩溃 | 他比赛失利后,恼羞成怒,把奖杯摔在地上。 |
三、常见误用提醒
1. 不要用于正面情绪: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负面色彩,不能用于形容积极情绪或正常生气。
2. 注意语境搭配:适合用于描述因羞耻而引发的愤怒,而不是单纯的愤怒或不满。
3. 避免过度使用:频繁使用会显得语言贫乏,建议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更贴切的表达。
四、总结
“恼羞成怒”是一种典型的因羞愧而引发的情绪爆发,常见于人际冲突或自我认知受挫的情境中。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类似成语的用法,可以继续关注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