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廉者不受什么

2025-11-16 03:40:33

问题描述: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廉者不受什么,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6 03:40:33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廉者不受什么】“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廉者不受万钟”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格尊严与道德操守的重要论述。它强调了在面对不义之利或轻慢之恩时,应保持自尊与清廉,不为外物所动。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廉者不受万钟”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有人施舍食物给一个饥饿的人,但语气傲慢,那人拒绝接受,并说:“嗟,来食!”后来,这个人因饿而死。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即使贫穷,也不应接受带有侮辱性质的施舍;同样,一个廉洁之人也不会因为丰厚的俸禄而放弃原则。

二、词语解释

词语 含义解释
贫者 贫困的人,可能面临生存困境
不受嗟来之食 拒绝接受带有侮辱意味的施舍,强调尊严与自立
廉者 廉洁正直的人,有道德操守
不受万钟 不接受丰厚的俸禄或利益,体现清廉与节操

三、引申意义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尊严的重视,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义”与“利”的辩证关系。在儒家看来,真正的君子不应被物质利益所诱惑,更不应为了生计而丧失人格。

- 对于贫者: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骨气,不为外力所屈。

- 对于廉者:即使面对优厚待遇,也要坚守原则,不为名利所动。

四、现实启示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现实场景 对应含义
被人轻视或羞辱的施舍 要有尊严,不接受带有侮辱性质的帮助
面对金钱诱惑 坚守底线,不为利益所动摇
在职场或生活中受压 保持自我,不轻易妥协

五、总结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廉者不受万钟”不仅是古代士人的精神写照,更是现代人面对诱惑与压力时应有的态度。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保持自尊与清廉,不为外物所动,坚持内心的原则与道德。

核心观点 内容简述
尊严与自立 贫者拒食,体现尊严与独立
清廉与操守 廉者拒利,彰显道德与节操
现代启示 面对诱惑,坚守原则,不为利益所动
儒家思想核心 强调“义”高于“利”,重德轻财

结语: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廉者不受万钟”是一句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语,值得我们在今天继续学习与践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品格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坚定与选择的勇气。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