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秋原文及翻译】《念奴娇·中秋》是宋代词人苏轼在中秋节期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借中秋月夜抒发了对人生、宇宙、历史的深刻思考。该词语言豪放,意境深远,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一、
《念奴娇·中秋》以中秋明月为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态度。全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人生的哲思。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我举起酒杯,向青天发问。 |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却又怕那美玉砌成的楼阁太高,难以承受寒冷。 |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起来翩翩起舞,与自己的影子为伴,这难道不如在人间吗?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月亮转动,洒过红色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使人无法入眠。 |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月亮不应该有怨恨,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才圆满?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完美。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只希望人们能够长久安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三、赏析要点
- 主题思想: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包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艺术特色: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典故,如“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等,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 情感表达:从对月亮的追问到对人生的感悟,层层递进,情感真挚动人。
四、结语
《念奴娇·中秋》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千古绝唱。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起伏与离别时,应保持一颗豁达的心,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与亲友共赏明月,共享人间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