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虽有名马出自哪里】一、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马说》是一篇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讲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和对识才、用才的呼吁。
在这篇文章中,“故虽有名马”意为“虽然有良马”,但因为缺乏发现它的伯乐,最终只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即被当作普通马匹对待,甚至默默无闻地死去。这句古文深刻揭示了人才与识才者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重视不足的现象。
二、原文出处及背景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名称 | 《马说》 |
| 作者 | 韩愈(唐代) |
| 出处 | 《昌黎先生集》 |
| 原文句子 |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 意思解释 | 虽然有好马,但因为没有遇到识才的人,只能被当作普通马对待,最终默默无闻地死去。 |
| 文体 | 散文(寓言式) |
| 主旨 | 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不满,呼吁社会重视人才、识别人才。 |
| 时代背景 | 唐代中期,科举制度兴起,但官场仍存在重门第、轻才学的现象,许多有才华的人难以得到施展机会。 |
| 作者背景 |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章要有思想性和现实意义。 |
三、结语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仅是一句描写马匹命运的句子,更是对人才命运的深刻写照。它提醒我们,在社会中,识别和重用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当“伯乐”出现,才能让“千里马”真正发挥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