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际銮的生平事迹】潘际銮是中国著名的焊接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焊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为中国焊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学术成就和高尚品德,深受后人敬仰。
一、
潘际銮1927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深造,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他长期从事焊接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特别是在电弧焊、激光焊、焊接冶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曾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参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如核电站建设、航天器制造等。
潘际銮不仅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焊接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他一生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被誉为“中国焊接之父”。
二、潘际銮生平大事记(表格)
| 时间 | 事件 |
| 1927年 | 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 |
| 1945年 | 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 |
| 1948年 | 毕业于西南联大,获工学学士学位 |
| 1949年 | 赴美国留学,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硕士学位 |
| 1950年 | 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
| 1953年 | 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 |
| 1955年 | 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机械系 |
| 1956年 | 参与组建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 |
| 1960年代 | 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推动中国焊接技术发展 |
| 1970年代 | 参与我国第一台原子能反应堆的焊接技术攻关 |
| 1980年 | 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 1980年代 | 培养出大批焊接领域的高级人才 |
| 1990年代 | 参与国家“863计划”相关项目研究 |
| 2000年后 | 仍活跃在科研与教学一线,持续关注焊接技术前沿发展 |
| 2017年 | 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
三、结语
潘际銮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探索与创新的一生。他不仅为中国的焊接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精神与成就,将继续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