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的资料简介】上官仪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其在宫廷文坛上的地位和对诗歌格律的贡献而闻名。他不仅参与朝政,还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上官仪的基本资料总结。
一、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约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人。他是唐代初期的重要官员,曾任中书令(宰相之一),并在唐高宗时期担任重要职务。上官仪以文才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作品风格典雅,讲究对仗与声律,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借鉴。
二、主要生平与成就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时间 | 约608年 |
| 去世时间 | 665年 |
| 籍贯 | 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 |
| 职位 | 中书令(宰相)、弘文馆学士 |
| 主要成就 | 推动五言诗格律化,影响唐代诗歌发展 |
| 文学风格 | 典雅工整,注重对仗与音律 |
| 代表作品 | 《咏雪》《奉和圣制春日》等 |
三、历史评价与影响
上官仪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虽出身官宦世家,但以文才闻名于世。他在宫廷中担任要职,参与修史、编纂典籍,并主持编撰《瑶山玉彩》等大型类书。其诗歌作品多为应制之作,虽题材较为局限,但在形式上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此外,上官仪曾因卷入太子李忠的政治斗争,被武则天所杀,死后家族遭贬。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初唐时期宫廷斗争的激烈。
四、结语
上官仪作为初唐时期的重要人物,不仅是政治舞台上的参与者,更是文学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唐代文学和文化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