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犯和连续犯的定义】在刑法理论中,“继续犯”与“连续犯”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它们在行为方式、时间特征以及法律评价上存在明显差异。以下是对这两种犯罪类型的定义及对比总结。
一、定义总结
1. 继续犯(持续犯)
继续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且该行为本身具有持续性,而非一次性完成。例如,非法拘禁、非法持有枪支等行为,一旦实施,其违法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行为人主动停止或被依法制止。
2. 连续犯
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在一定时间内,基于同一或概括的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这些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通常在时间上较为紧密。例如,多次盗窃、多次诈骗等行为,虽然每次行为独立,但整体上构成连续犯。
二、对比表格
| 项目 | 继续犯 | 连续犯 |
| 行为性质 | 行为具有持续性,一次行为持续发生 | 行为具有重复性,多个独立行为连续发生 |
| 时间特征 | 行为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 | 行为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发生 |
| 主观故意 | 基于单一或概括的故意 | 基于同一或概括的故意 |
| 法律评价 | 按照一个犯罪行为处理,不数罪并罚 | 通常按数罪并罚处理 |
| 典型例子 | 非法拘禁、非法持有毒品、非法占用土地 | 多次盗窃、多次诈骗、多次抢劫 |
三、总结
继续犯与连续犯虽然都涉及时间上的延续性,但在法律认定和处罚上存在本质区别。继续犯强调行为的持续性,而连续犯则强调行为的重复性。理解这两种犯罪形态,有助于准确适用法律,实现公正裁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