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古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之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辛勤劳作却仍饱受饥饿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
“四海无闲田”意思是天下没有一块闲置的土地,所有的农田都被耕种,反映出农业生产的高度密集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农夫犹饿死”则突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尽管土地被充分利用,农民依然因贫困而饿死,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存在严重问题,农民的劳动成果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两句诗语言朴实,却深刻揭露了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诗歌赏析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李绅(唐代) |
| 诗名 | 《悯农二首》其一 |
| 诗句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 风格 | 简洁质朴,直抒胸臆 |
| 主题 | 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
| 艺术特色 | 用对比手法突出农民的苦难,语言通俗易懂 |
三、历史背景与社会意义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农民是国家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常常食不果腹。李绅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四、现代启示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的写照,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在当今时代,虽然农业生产技术大幅提高,但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这首诗提醒我们,关注民生、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五、总结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一句简洁有力的诗句,它不仅描绘了古代农民的艰辛生活,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处境,同时也能引发对当代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深入思考。


